這篇主要是分享的是我覺得很關鍵的讀書方法,會按照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依序說明,內容可以分成四部分(前有阿拉伯數字的是大標):全年之三階段讀書計畫、考古題應用、各科重點&教材、其他輔助措施(練寫字速度、健康作息)。

背景提要:

  大學因為有修習教育學程,畢業後就進入國小當代理老師,同時準備考教師甄試,當時跑遍台北、台中、南投,獲得兩次複試的機會,但是口試的關卡緊張到頭腦空白,總是吊車尾;在學校的教學也覺得力不從心,逐漸萌生轉換跑道的念頭。我報的是有兩的年度的考取班,109年度第一年邊教書邊準備考試,甚感力不從心,連課都沒有跟完。110年度當全職考生,在記取前年的教訓後穩紮穩打的跟課,順利獲得高普上榜的好成果。

  關於我補習班資源的利用,可以看我幫補習班寫的心得:【高普考】志光數位學院資源的利用。(還沒過稿,先貼上來)我想說這樣他們就獲得文章的財產了,不想太張揚,密碼是1。

--先附上成績增加公信力--

image

  (附上高清版。如果想詳細知道我哪科當初怎麼寫的,我很願意分享喔!我真的是好為人師,只是不喜歡管小朋友。)

109年的成績是這樣:可以看得出時間換來進步。
▼普考
image
▼高考
image
▼地特四 台中考區 僅錄取前二
image

--正文開始--  

  1. 全年之三階段讀書計畫:

image

第一階段——跟課
  把補習班的進度給緊緊跟著,上完之後下次上課前要複習,可以利用課本後的考古題來考驗自己是否有讀到重點。把答題的關鍵字寫在題目附近,可以加快以後複習記憶喚醒的速度。也可以另外做成電子檔的筆記,像我會在讀之前列出大小標,層次標好、釐清架構,之後在讀的時候較可以抓到每段重點減少分心、增加效率,並在重要的標題後面加上頁碼,方便日後索引。我每一科都這樣做,附上我的比較教育筆記(下圖)。

擷取

第二階段——循環複習
  到了一月,大概是每年地方特考剛考完的時候,大部分的課除了教育測驗和比較教育外應該都上完了。這個時候可以開始複習,比如有八科,每天複習兩科,每科四小時,如此循環才可以慢慢把先前太久沒碰的知識撿回來,避免遺忘。附上我的循環表(下圖)。

  接著可以開始做考古題,用漸進的方式使用它(公職王有考古題可以下載),第一次先瀏覽全貌並且在心裡有個印象或記下關鍵字也可以,第二次不熟悉的地方查課本後補充在筆記中。需標上頁碼,因為通常會一忘在忘。第三次就列出答題大綱,並做成歷屆題本。(下圖)

▼循環圖:一列是一天,四天一循環。會看起來那麼髒是因為我除了科目架構是黑筆寫的,每一次的進度都是鉛筆寫的可以持續更新,我會預估下一次輪到時,那四個小時要完成的進度。

image

▼主要有兩本活頁的,其他的都是用活頁環散裝,後還發現這樣直接夾在該科課本裡蠻方便的。到下個應用考古題部分我在詳細說明做筆記的邏輯。

image

第三階段——練申論
  除了繼續把歷屆的大綱寫完之外就是要排一些時間完整練習申論,以確保在考試的時候可以順利召喚出先前寫的大綱。剛開始練習可以先照著大綱的架構寫,內容自己填充,盡量塞入學術流行的詞彙(比如終身學習等概念),在看考古題擬答時也要蒐集到筆記裡。如果那科的大綱已經寫完,可能就會花整整兩個小時,寫四題申論。貼上我教育哲學的申論練習本(下圖)。

教育哲學申論範例

▲自己寫自己改,寫完在比對擬答,有時候會發現老師小標或架構真的比你想像的還好,就可以學習。另外想看高清版的我放在我的雲端(可點它)。如果想知道我這科寫了多少張可以看一下我YT上的短影片

  1. 考古題應用

  前面有提到過一些重點,我再整理一次。考古題,可以用漸進的方式使用它,第一次先瀏覽全貌,第二次再心理列重點,補充筆記。第三次就列出答題大綱,並做成歷屆題本。寫大綱有幾個建議:架構要出來,一開始不要寫太多細節,可以用簡寫或符號代替以節省時間。在大綱筆記可多加利用便條紙按主題及順序分類,或是按照考古題的順序。比如像是教育行政學這科題庫班的題目就蠻齊全的,我就會照著老師分的主題來做大綱(下圖);但有些我可能已經自己做歷屆那我就按做題的順序。(筆記高清版,一樣放雲端

歷屆大綱(按主題)

▲教育行政按主題。一個問號對應一個區塊,在題目的部分加上螢光筆是我的習慣,我的螢光筆顏色會分重點色(粉色,是專有名詞和主題)和其他(黃色)。

歷屆大綱(按順序)

▲這個寫法會比較快,拿一張A4的活頁紙分成兩排,一回申論就是一格。這些活頁紙可以使用活頁夾或是活頁圈收藏好,活頁圈我至輔助小物時再介紹。

  1. 各科重點&教材

以下若有附圖,它的高清(整頁)版我都會放在雲端。有需要可以存參。

國文:
  使用林嵩的課本。將課本上看到的例子、佳句記在電子筆記上(附圖)。來幫大家整理一下老師說的公式,寫公式是為了讓考官一目瞭然而不是用了以後文學造詣會比較高,我用我在志光全真模擬考時寫的文章說明吧(附圖)。我怕這篇文章會太長,因為我太囉嗦了哈哈,請到這篇【高普考】國文作文範例觀看。圖片我都放去那了。

法學知識與英文:
  選題題練習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做阿摩,它有錯題複習的功能,如果第二次還是做錯就需要收進自己的筆記裡。我推薦使用Onenote因為排版很方便,可以無限往右擴充,不是像一般的筆記只能受限於既定的紙張寬度。另外通常都會有熱心的網友提供解答,通常都是精要的筆記或口訣,我有時會直接整理進筆記中。
image

行政法:
  有另外買陳治宇的《行政法(概要)申論題庫》,每一單元都有題目回顧,我都會寫擬答(或稱為小抄或關鍵字),方便以後迅速提取記憶。我還會標上頁碼,方便翻回去看老師的詳解。
image

教育測驗:
  我有買郭生玉的《教育測驗與評量》,不只是推薦喔,而是必買!我是買二手的。思澤師的講義大部分都是把這本書濃縮之後做的,你如果自己讀抓不到重點,或是不會找重點可以先參考學霸老師的講義在去看書。教授寫得比你想像的還要親民。有些講義還寫的跟教授書不一樣,我覺得是老師的助理寫錯……有一次寫申論我是照教授的書寫的,改回來是滿分,代表老師也覺得教授的書才是對的(他可能沒發現助理把他某個小標題意思下反了)。

教育統計:
  吳迪的課本後面都有習題,跟課的時候跟著做。上完之後會有複習講義,把每一題都做過。做完以後開始寫歷屆,再考試前兩個禮拜再寫一次複習題本。新舊講義加起來我應該有做超過五次以上。一開始看不懂沒關係先跟著擬答的流程做一次,試著把它背起來,之後可能再聽第二次,或下一次再看到就會越來越理解。很多人都建議把常用公式做成一張表,我也有一張。現在電子筆記搭配平板可以手寫,非常方便。
image

教育行政:
  我有另外購買秦夢群的《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教育實務與應用》、《教育理論與模式》;謝文全的《教育行政學》、謝文全等合著的《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我其實在考兩個禮拜才決定買下它,但我覺得很值得,我告訴你,為甚麼會推薦這些書。首先,那些出題教授我假設他們都看過大咖教授的書,比如政大教育行政與政策所的榮譽教授秦夢群、和台師大的榮譽教授謝文全的書。補習班老師一定也是看他們的書,並且節錄部分重點放入自己的課本中,所以如果你有看過教授的課本就可以發現老師幾乎一個字沒改的整段搬進去,有些改了一兩個字的我反而覺得有點怪怪的。
  可以先以補習班蕭老師的架構打底,製做你的電子筆記,做完考古題覺得還是有些地方不懂為何擬答那樣寫,就可以去買教授的書來看。因為我都稱補習班的課本為「學霸的筆記」,雖然是重點,但是在文字減少的情況下,有時候會沒有脈絡性,而且是彙整很多本書的精華,所以難以連結是正常的。原本以為教授的書會很難讀,但是大的重點其實是一樣的所以前面的基礎打好之後可以大概知道那個章節的內容,各位可以把教授的書當字典,遇到不清楚的概念在去翻那個區塊。(後面太長了!我放到另一篇文章中:【高普考】教育行政學準備方法 。這篇會介紹我推薦購買的書、寫申論的方法、蒐集時事的管道和議題。 )

教育心理學:
  我報的是補習班的考取班,是兩年的課程。比較特別的是,這科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安排。我報高考三等照理來說應該只考教育心理學,但班課表的第一年先安排上可樂師的普通心理學,第二年上思澤師的教育心理學。關於心理學的知識先從基礎的原理做廣泛的了解,第二年在聚焦於教育心理學。三等的考科雖然考的是教育心理學,看似沒有關係,但是當基礎好的時候就可以越接近教授思考的高度及廣度。並且普通心理學是普考的科目,也可以一併準備。(以上是節錄我打給補習班的文案。)其實這科做考古題比較重要,如果講義裡有題目一定每題都做,而且教心的範圍如果不考偏的話範圍很窄。重點是:動機理論、歸因、偏見及歧視、貝克的認知治療法、學習理論(行為、認知、訊息處理)。我拍了一個15秒的短片,簡要說明:申論筆記製做的邏輯。考試時就帶這本講義並且把活頁紙夾在裡面待去讀就好了。

比較教育:
  這科推薦購買張芳全的《邁向科學化的國際比較教育》他主張量化,跟以往的質性學派很不一樣,所以如果是這位教授的學生都會從這裡出題。還有學者會出在名詞解釋。
  沈姍姍的《國際比較教育學》(這本我是圖書館借的,筆記作好就還回去了)Bereday等學者的研究法解釋得非常清楚;
  楊深坑(等等的大咖教授)的《比較與國際教育》,單純是因為很多大咖教授,代表這是這些人都認同的內容,可以稍微看一下,書會大咖雲集,主要是請曾留學各國的教授負責該國的國家檔案。
  不知道怎麼做筆記,可以參考我的電子筆記:【高普考】比較教育筆記

教育哲學:
  上課使用羅正的教育哲學課本,這科感覺做歷屆試題感覺就很夠了。哲學很多主題是重複考的比如:杜威、詮釋學派、符號互動論、正義論、哲學三大檢證標準、教師角色隱喻、規範倫理學(主外、主內、折衷)、盧梭。還有議題如懲罰、人權教育等。做考古題的時候有不懂的要把相關的一併收進筆記中。比如主題是杜威,要知道他的提出主張的背景、經驗的兩大檢驗標準、教育無目的的意思、教學理念及方法等。來分享我的教哲歷屆大綱,單純只是覺得這科的大綱排的很整齊很美,這可能是一個讓我越做越有成就感的原因。

  1. 其他輔助措施

申論技巧:
  基礎的申論作答可以看Sense思法人的YT影片:地方特考實用必看!申論格式怎麼寫?你真的寫對了嗎?:因為老師跟我想表達的是一模一樣,我非常認同,所以推薦大家看這部。
  行政法的申論時間分配比較特別,一般是四題但他的是兩題,可以看廖震老師的影片(YT),有提到時間分配,一題大約45分鐘。
  我自己在寫申論的時候不會特別寫前言或結尾。除非那個內容我馬上就知道可以寫甚麼,才會再加上那個概念的背景。任何的除了正文以外的前言、小前言、結尾都是具有實際理解作用才會覺得一定要寫,比如題目比較複雜需要解釋或想湊字數的時候(你都知道是多餘的東西,教授也看得出來)。之前也看過政大教行所的碩士生說他們老師都完全不看前言,說是不列入計分,所以我正式考試幾乎不寫,因為個人覺得內容充實比較重要。但是補習班老師很重視格式,所以給他們改我都會乖乖的練。(可能是遠距且學生很多的關係,教育行政學這科幾乎不會給內容上的建議。但我還是每月都交。)

練習寫字速度:
  在開始練習寫整篇申論的時候可以先做個暖身,我試過,有助於把速度衝上去。比如拿一張申論紙,打開一頁筆記(隨便一頁),計時三分鐘,如果能寫滿四行就差不多了。因為我要練申論的那幾個禮拜時不時都會測試速度,快的時候可以寫到四行半,但那樣手會痛,所以正式寫的時候一筆一畫好好寫就好,即使是這樣,只要你夠熟思路沒有卡很久都會比原來還要快。附上練習圖。
image

小工具:

▼活頁環(或活頁圈),有些還可以買一條剪開來用超級方便。
image

活頁本推薦Kokuyo(日本牌)的Campus活頁本:雖然只能放25頁,但可以攤平放在桌上,又有(透明)封面,是它的特色。
透明L型資料夾:帶去考場時可以裝准考證、健康關懷表、當天要考的(且有活頁環裝訂好的)活頁紙們,也可以多帶幾張申論紙考前快速複習的時候邊看邊寫可能會忘的關鍵字。
▼彩色塑膠頁籤,我的每一本書都長得像法典一樣。在我還沒開始在電子筆記上做頁碼之前都先依賴頁籤,貼上後臨時要找某個東西也比較直覺。要塑膠的不然會爛掉。
image
關於筆的選擇,可以看我之前發的Dcard文章:#討論 國考筆芯選擇,大家覺得最好用的是?我現在考試都帶一支內裝JF0.4筆芯的筆,手寫到酸在換SXR-7的筆(我說的兩個型號都是筆芯)
擦子,自動橡皮擦,選擇題用起來超棒不會遮來遮去。
買一張墊板。平常在家或補習班都是用光滑的桌面練習,如果考試時剛好遇到保養較差的桌面,寫起來手感卡卡的,會增加心理壓力,節奏容易亂掉。

image
▲建議一定要買一支手錶,小的就好立在桌上隨時看時間。若是高考,每一題可以寫30分鐘,每一題前三分鐘分配用來寫大綱,所以前12分鐘我題目會都先看過一起構思大綱,剩下時間,每題可以寫27分鐘。自己練習申論平時都是用碼表時間都可以掐得很精準,但是考試必須看手錶,所以考前幾個禮拜要開始習慣用指針的位子計時與分配時間。

提升讀書動機的方法:

  設定明確目標,循環計畫是下個循環大概要做的事情類似週計畫。但是每一天的狀況都不一樣,因此最好拿一張便條紙,想一想有多少時間可以用,每一件事情大概要花多久,明確的寫上去並且標明大概幾小時。

  使用app紀錄每日讀書時間。我用過蠻多款這類應用程式,最後首推YPT(是一個橘色三角形的LOGO,如下圖)。後來意外喜歡它是因為每日讀書的量一目瞭然。休息太久時,群組的夥伴會搖醒你,我超感謝這位卡卡西,雖然我們素不相識可是卻這樣熟悉起來。雖然這個功能在我偷懶用電腦看影片的時候雖然沒辦法看到,可是當開始努力時,一拿起手機,就會發現居然有人關心我有沒有在努力。
APP

  容易分心時寫點東西。邊看邊作筆記、畫線,即使是簡單寫下關鍵字也好,會比較容易專心。依據心理學統計,人類很難持續專心太久,所以我有時候會在廢紙上寫下頁碼,設定這半小時我要讀到哪,一頁可以讀多久,然後搭配碼錶讀書。

  適當休息,一天平均八個小時就很多了。我自己覺得我已經是很刻苦耐勞的人了,但八個小時就挺累的(要扣除休息及運動的時間),再長我想應該很難堅持。而且如果晚上有固定的時間可以休息,會比較願意在白天付出所有的專注力。你想看甚麼、做甚麼可以先記下來,時間一到就可以好好享受。這段時間雖然要持續讀書,不過在休閒時間我還是認真經營我的興趣,比如報名K大繪畫的透視課、織毛線、勾針、縫紉等。就算有哪天荒廢了也不要太自責,我也有一兩個月平均只讀三小時的時候,後來再慢慢調適就好了。跟大家分享我的座右銘「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健康的身體、平靜的心靈:

  最後想提醒努力游上岸的大家,要鍛鍊健康的身體、培養平穩的心境,遠離會讓你煩惱的訊息,以減少分心提高讀書的效率。注意要適當休息,避免在想衝刺的時候卻力不從心,中午要午休,至少五分鐘也好,下午才有精神讀書。跑步可以避免腰酸背痛,補習班的椅子如果太硬可以帶個小靠墊。正常且規律的作息才不容易產生奇怪的病痛(頭痛、眼睛痛等,我一開始常常經歷這些),有健康的身心靈才能走得更遠更穩喔。

好站推薦:

  • D卡,優質上榜文——#分享 109高考教育行政上榜心得(by小四):永遠推推我心目中的大好人,去年徬徨的時候看了好幾遍尋找方向。
  • Line群組——教育行政必勝客:後來發現小四也在裡面,還有很多之前已經上榜的學長姐們會分享他們的經驗。我想我也會繼續待在裡面,幫助無助的考生。
  • 我的OneNote筆記

--正文結束--

主要想要打得話終於整理完了,但總覺得還有一些瑣碎的事情可以分享,只是不知道怎麼排版了哈哈。如果有甚麼問題或是還想知道甚麼,或有甚麼建議,可以留言告訴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普雙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昉昉。fang 的頭像
    昉昉。fang

    昉昉兒。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昉昉。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