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臉書上跳出來了兩年前的動態回顧,我曾經分享了這篇聯合報轉發的「憂鬱症漫畫」,你知道的臉書總是會提醒你以前做了甚麼事。

兩年前,是大二在武漢大學交換要回來的時候吧?

憂鬱症⋯⋯現在是沒有這種感覺了。但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補習下課後,等父母接我回家,夜市依舊熱鬧,站在川流不息的馬路前,不自主的想,車子開的夠快,如果我不小心往前走一步......。
這個想像出來的回憶太深刻了,長達兩三年。我知道那種感覺,很想逃離一切,但是又怕傷了家人的心。要不是牽掛著家人,我或許會在青少年的人生階段肄業。

   

後來這種感覺並沒有消失,它讓我逃到武漢交換。

     
我努力的改變自己,越來越少去想那樣的事,做了一些努力,靠著自己想改變的心和周圍的朋友、諮商師,修正負面的認知歷程,經歷了失望習慣了失望,憂鬱症又復發(上課會上到突然哭出來),之後又振作起來。
武漢回來後去諮商,講述私人邏輯的時候,感覺諮商師都快哭了,我說:人的善意是為了讓他們看起來比較高尚,他們是在施捨你、同情你,所以才跟你做朋友。青少年時因為想要有人關心,反而我更常跟朋友說想自殺的事,但上大學後我反而把負面情緒能藏就藏,也逃避「我認為」容易起衝突的對話。戴著面具一直讓我覺得很沒安全感、很害怕被討厭。
諮商師推薦我看當時很紅的Adler「被討厭的勇氣」,我超討厭讀書但還是乖乖去看了,我讀到那些理論的時候覺得很荒謬,什麼創傷都是不存在的,根本不可能!阿德勒說你覺得有心理創傷是因為這件事某方面對你有利,可以幫助你逃避現實。例如:我覺得我一定很不討人喜歡,所以主動找人說話也沒用,一定會被討厭。
差不多就是這樣,所以就放任自己不去認識朋友,不喜歡這樣但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改變。
(adler大大的理論談了整本書,很難講所以就不講了xD)
我照著修正過後的認知去試,發現真的有幫助,怎麼說呢?不說好了,樂觀的人和沒試過的人應該很難懂,不好講。推薦大家去看書:) 
-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有很多種,我自己覺得我的主要是心因性的才可以這樣子改善......
嘗試各種方法,偏門的xD 還是比較正常的都試了,只要能讓自己覺得不要那麼空虛、失落、迷茫都試。漸漸的找回自己的價值感,也學會看開,學會在付出的時候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意,不喜歡就說,練習「不要逃避」,這件事,就算是小事也想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不能每次都用超樂觀、大氣、包容去替代在意的事。
-
看到越來越多朋友為了憂鬱症苦惱,我很感同身受,但我自己知道其他人除了陪伴大概做不了什麼。
陪伴和接納,僅此而已。
你的朋友可能擔心被發現有憂鬱症之後不能接受而隱藏著呢,搞的現在有人表現的過度隨和、樂觀我都先猜他有憂鬱症😂搞不好人家本來就這樣
#憂鬱症

 

----

這篇是轉貼我在臉書上的貼文:點這裡

兩年前在臉書上,我看到朋友分享「聯合報」兩年前發的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圖文貼文:點這裡

-

我愛大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憂鬱症
    全站熱搜

    昉昉。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